2019年激光雷达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0次浏览 | 2021-10-08

主动安全加码,高级别自动驾成为拉动激光雷达发展重要动力

激光雷达是一种综合的光探测与测量系统,相比普通雷达,激光雷达可提供高分辨率的辐射强度几何图像、距离图像、速度图像,一开始主要应用于军亊领域。而现在这一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民用消费级市场。尤其在无人驾驶领域,随着Google、百度、福特、奥迪、宝马等各企业相继采用激光雷达的感知解决方案,激光雷达俨然已经成为研究无人驾驶技术的“标配”。

从与其他传感器的对比来看,尽管激光雷达也有穿透能力较弱的缺点,然而在综合精度——位置传感器的决定性标准——方面该技术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同类传感器在测距距离或空间分辨率方面均有缺陷,无法独立高精度完成探测,需要与其他传感器结合弥补或通过人工判别。在导航领域,未来用于自动驾驶的传感必然是不同方式混合的“多保险”模式,激光雷达凭借其综合精度优势必将跻身其中并占据主传感器地位。


此外,目前基于视觉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如特斯拉公司的Autopilot)只能达到自动驾驶的第二级别(部分自动驾驶),未能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离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仍有一定距离。例如,2016年5月特斯拉model S撞上卡车的命案中便暴露了这两种同类传感器的不足:强光下视觉传感器失去作用、毫米波雷达未能准确识别卡车(误判为交通指示牌/桥梁/高架路),在车主未对周围环境警惕的情况下便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雷达激光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两种技术的缺陷。

此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是我国自动驾驶发展的关键之一。2016年8月发布的2018版C-NCAP就加入了主动安全的评价体系。对于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而言,其主动安全要求较高,且主动安全要求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预计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主动安全要求的提高将为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带来红利。


固态激光雷达低成本、高可靠性优势显著,是未来应用趋势

尽管激光雷达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目前低级别自动驾驶主要的定位测距技术仍然是毫米波雷达和视觉传感器,主要是激光雷达与之相比产能过低、产品价格高昂,进而导致成本过高,而未能被车企广泛采用。但是,具体来看,激光雷达按有无机械旋转部件可分为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两大类,其中固态激光雷达具有成本更低等诸多优势,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具体来看,激光雷达在诞生之初采用的是机械旋转式,即通过旋转激光束来进行水平360°的扫描。而固态激光雷达,与机械旋转式相比,取消了外部的机械旋转结构,通过采用相控阵或微机电(MEMS)和微镜片的方式来控制激光雷达的水平扫描。尽管其水平扫描范围较窄,只能通过多个雷达来完成360°水平扫描的任务,但是由于取消了外部机械结构,其重量、大小和成本显著降低,提高了可靠性,且可以内嵌于车辆中,外型也更加美观。而作为汽车部件,低成本、小体积且能嵌入车身是基本要求,因此未来固态激光雷达是应用趋势。


总体来看,无论是辅助驾驶还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最终都将以固态激光雷达为发展趋势,最终实现低成本、可量产的大规模商用。而目前国外在固态激光领域技术的发展相对领先,国产企业还主要专注于生产旋转式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北科天绘在旋转式激光雷达上均已实现量产,并且在精度和价格上与国外同档次产品相比拥有优势。尽管国产企业在固态式方面也有所研发,北科天绘、速腾聚创都在2018年完成研发,分别应用于辅助驾驶和高级自动驾驶领域,加速追赶国外企,但按照产品的代差估计,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与国外企业还有1-2年的差距,技术研发与发展还有待提高。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